汽车涂料市场的发展
汽车涂料是工业涂料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品种,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涂料工业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汽车涂料市场也呈现一派蓬勃生机。
汽车涂料分新车用涂料(汽车制造业所用的涂料)和汽车修补用涂料两大块,其主要品种有车底漆、汽车面漆、罩光清漆、汽车中间层涂料、汽车修补漆。汽车涂料品种多、用量大、涂层性能要求高、涂装工艺特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用涂料。汽车制造涂料在中国市场主要的供应商是国外企业以及它们在中国大陆的合资企业。而汽车修补业的涂料这一块也主要由英国ICI、美国的杜邦、德国的鹦鹉、荷兰的新劲等较多的品牌,高速地扩大市场占有率。进口涂料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展,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制定了一套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管理和调色制式的软硬件,加上中国市场的崇外思想,中国的大量资金、外汇源源不断就流进了他们的腰包。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民族涂料产业,尤其是汽车摩托车等用高档涂料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冲击。
我国汽车涂料市场的发展
中国汽车涂料发展的初期,是以硝基漆和醇酸漆为主。在当时,中国汽车工并不发达,硝基漆与醇酸漆正是符合当时人们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进口漆的大量涌入,原有的硝基漆、醇酸漆已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品味,致使国产汽车漆陷入低谷。同进口漆相比,国产汽车漆在操作方式、耐久性、光泽度等诸多方面的弊端暴露得日趋明显。发展缓慢的国产汽车漆行业已经不能再适用当时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ICI汽车漆最先在我国安家落户。之后,各国的著名品牌也相继登场象德国鹦鹉、施必快、荷兰新劲、日本洛克、美国PPG等。至1992年,世界最大的油漆制造商之一杜邦的加盟,使中国汽车涂料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到90年代中期,轿车、中高档面包车、大部分进口货车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1994年,山东威海市望威油漆公司推出的"望威"牌2K低温烤漆,汽车漆开始向国产化迈进一大步,代表着中国汽车低温烤漆的开始。1995年,相继推出具代表性的广东江门"银帆"漆、吉林长春"三禾"漆,至此国产汽车漆行业开始了长足的发展。短短4年,已出现了近百家专业生产汽车漆的企业,且产品质量趋于稳定,在市场上也逐步拥有了一定的份额。
随着中国汽车涂料需求的迅速增长,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由于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迅速进入涂料行业。据了解,目前全国的涂料企业已发展到8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但是,在资本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外资企业抢占大中城市领域内的高档市场下,规模较小、集中度低的内资中小企业只能占领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细分市场。在中外企业的较量中,特别是高档的汽车涂料竞争中,国内涂料企业明显处于劣势。